惠誉:融创中国的安全边际正在缩小

惠誉:融创中国的安全边际正在缩小

观点网讯:3月16日获悉,惠誉日前将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B-”下调至“B-”,并将融创中国高级无抵押评级和未偿高级无抵押票据的评级从“BB-”下调至“B-”,回收率评级为“RR4”。所有评级被置于负面评级观察名单(RWN)。

评级被下调反映了在市场信心下降的情况下,融创中国的境内外资本市场债务在未来几个月内到期的再融资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该公司的合同销售额有所下降。融创中国于2022年1月通过股票配售筹集了长期资金,但此后该公司基本上无法进入资本市场。融创中国已经处置了一些项目的股权,目前正在讨论更多项目的出售。尽管如此,融创中国的安全边际正在缩小。

评级被列入负面评级观察名单反映了如果融创中国未能解决即将到来的资本市场债务到期问题,并在资产处置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以及如果公司的流动性和融资渠道进一步恶化,则有可能进一步采取负面评级行动。

据悉,融创中国有170亿元人民币的境内外债券于2022年到期,包括于4月的40亿元人民币境内可回售债券和17亿元人民币的境内资产支持证券到期,于6月到期的6亿美元(39亿元人民币)离岸债券和14.4亿元人民币境内债券,于8月到期的6亿美元离岸债券和20.9亿元人民币境内债券,以及13亿元人民币境内债券于9月可回售。

惠誉认为,尽管融创中国在2022年1月完成了45亿港元的股票配售,但还不能完全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惠誉认为该公司依赖内部现金资源、合约销售收入和重大资产处置来解决于2022年的债务到期问题。融创中国拥有20亿元人民币的境内中期票据额度和35亿元人民币的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额度,它计划在其境内子公司2021年经审计的业绩出来后发行。

与融创中国有关的负面新闻流,包括未支付到期的商业账单,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管理层已经解决了某些索赔问题,但还没有阻止投资者信心的下降,这反映在债券价格的暴跌上。市场信心的恶化可能会减少融创中国的融资渠道。

在市场信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流动性安全边际的缩小推动了融创中国的评级。

此外,流动性和债务结构方面,融创中国有129亿元人民币的公开资本市场债务将于2022年上半年到期,73亿元人民币将于2022年下半年到期,还有其他计息债务(包括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的贷款)。截至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拥有人民币1010亿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外加人民币220亿元的受监管账户存款。惠誉认为,融创中国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在2021年大幅下降。大多数现金和等价物是在项目公司层面上的,无法用来偿还控股公司的债务。

惠誉:融创中国的安全边际正在缩小观点网讯:3月16日获悉,惠誉日前将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B-”下调至“B-”,并将融创中国高级无抵押评级和未偿高级无抵押票据的评级从“BB-”下调…